23 部作品
王小波(1952——1997)当代著名学者、作家。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,l968年去云南插队,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。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,获硕士学位后回国,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,后辞职专事写作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。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区。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,其写作标榜“智慧”、“自然的人性爱”“有趣”,别具一格,深具批判精神。师承穆旦(查良铮)。
作者:王小波 | 完本
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,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,社会道德伦理,文化论争,国学与新儒家,民族主义等问题;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,涉及科学与邪道,女权主义等;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,涉及性问题,生育问题,同性恋问题,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;包括创作谈和文论,如写作的动机,作者的师承,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,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,对影视的看法等;包括少量的书评,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,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;最后,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。
其中黄金时代一篇,从二十岁时就开始写,到将近四十岁时才完篇,其间很多次的重写。现在重读当年的书稿,几乎每句话都会使我汗颜,只有最后的定稿读起来感觉不同。这篇三万多字的小说里,当然还有不完美的地方,但是我看到了以后,丝毫也沒有改动的冲动。这说明小说有这样一种写法,虽然困难,但还不是不可能。这种写法就叫作追求对作者自己来说的完美。我相信对每个作者来说,完美都是存在的,只是不能经常去追求它。
岁月如流,如今已到了不惑之年。我现在离了婚,和我母亲住在一起。小转铃有时来看我,有时怄了气,十几天都不露面。如今我基本上算是一个单身汉。我住的是我父亲的房子,而我父亲已经不在了。我终于调进矿院来,在我父亲生前任教的学校教书。住在我家对面的是我的顶头上司李先生。李先生的夫人,是我的老同学,当年叫线条。线条在“文化革命”里很疯,很早就跑出来,和男孩子玩。现在提这些事不大应该,但是我想,线条不会见我的怪。因为她就是和我玩的。也可以说,我们俩是老情人。
十七岁那年,我去了云南。我去的那地方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平原,有翠绿的竹林和清澈的小河。旱季里,天空湛蓝湛蓝的,真是美极了。我是兵团战士,穿着洗白了的军衣,自以为很神气,胸前口袋里装着红宝书,在地头休息时给老乡们念报纸。我从不和女同学谈话,以免动摇自己的革命意志。除此之外,那几年我干的事情就像水漏过筛子一样,全从记忆里漏出去啦。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却使我终生难忘,印象是那么鲜明,一切宛如昨日。。。。。。
这是一本关于性爱的书。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,但自发地做一件事在有的时候是不许可的,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常的复杂。举例言之,颐和园在我家北面,假如没有北这个方向的话,我就只好向南走,越过南极和北极,行程四万余公里到达那里。我要说的是:人们的确可以牵强附会地解释一切,包括性爱在内。故而性爱也可以有最不可信的理由。
思维的乐趣 作者:王小波 第一部分世界太过荒诞 君特·格拉斯在《铁皮鼓》里,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。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,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。在冥冥之中,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 ,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。这个故事太过神奇,但很有意思。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,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。中国传统道德里要求妇女守身如玉,从一而终,这可是个好道德吧?于是人人盛赞节烈妇女。翻开历史一看,女人为了节 烈,割鼻子拉耳朵的都有。鼻子耳朵不比头发指甲,割了长不出来,而且人身上有此零件,必有用处,拿掉了肯定有不便处。若是为“节烈”之名而自杀,肯定是更 加不妥的了。此类行为,就像那条抽疯的海豚。
主人公生活的未来世界不仅不比现在更好,反而变本加厉地发展了现代生活中的荒谬。知识分子作为个体的人,被抛入日益滑稽的境地里。作者用两套叙述,在一套叙述中,他描写蹲派出所、挨鞭刑的画家、小说家,以及他们不同寻常的爱情;另一套叙述,则描写他自己作为未来的史学家,因为处世要遵循治史原则而犯下种种错误,最后他回到原来的生活、身分,成了没有任何欲望的正常人。这两套叙述时时交叉、重合。在所谓的写实与虚构的冲突里,作者创造出任由它穿插、反讽、调侃和游戏性分析的情境来。
李靖、红拂、虬髯,世称风尘三侠。事载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,颇为人所乐道。然杜氏恶撰,述一漏百,且多谬误。外子王二,博览群书,竭十年心力方成此篇,所录三侠事,既备且凿。外子为营此篇,寝食俱废。洗裤子换煤气全付脑后,买粮食倒垃圾未挂于心,得暇辄稳坐于案前,吞云吐雾,奋笔疾书。今书已成,余喜史家案头,又添新书,更喜日后家事,彼无遁词,遂成此序。丙寅年夏日,王门胡氏焚香敬撰。
今天我去给他扫墓。他的生命就像刻着他名字的那块巍峨的巨石,默默无语。小波离去已经七年了。七年间,树叶绿了七次,又黄了七次。花儿开了七次,又落了七次。我的生命就在这花开花落之间匆匆过去。而他的花已永不再开,永远地枯萎了。翻拣他当初写给我的情书,只觉得倏忽之间,阴阳两隔,人生真是一件残酷的事。既然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暂,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?既然再美好的花朵也会枯萎,再美好的爱情也会湮灭,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?没有人能给我一个答案。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。
王小波《青铜时代》 序 这是我的第一篇长篇小说,写完的时候,我突然想起了《变形记》(奥维德)的最后几行: 吾诗已成。 无论大神的震怒, 还是山崩地裂, 都不能把它化为无形! 这片粗陋的小说,当然不能和这位杰出诗人的诗篇相比。同时我想到的,还有逻辑学最基本的定理:a等于a,a不等于非a。这些话不是我的小说而说,而是为智慧而 说。在我看来,一种推理,一种关于实施的陈述,假如不是因为它本身的错误,或者是相反的证据,就是对的。无论人的震怒,还是山崩地裂,无论善良还是邪恶, 都不能使他有所改变。惟其如此,才能得到思维的快乐。而思维的快乐则是人生乐趣中最重要的一种。哪怕我和别人睡过,他肯定会把我接走,因为他爱我。但是只要我跟你过了一天,他准不要我了。他那个人怕恶心呀! 这么嚷了一回,罗老板就不大敢买无双了。但他还是围着无双腻歪,向她提出各种建议,或者给她打气:无双妹妹,坚持住!你表哥王仙客很快就来! 或者是:无双,活动一下手指。别落下残疾。
作者:江南 | 完本
这是一个讲述我们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,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,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,登场的是我们同样熟悉至极的乔峰、郭靖、令狐冲等大侠,不过在大学里,他们和我们当年没有什么不同,早上要去跑圈儿,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,有睡不完的懒觉,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……在这个学校里,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,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,杨康和穆念慈则从中学起就是同学,念慈对杨康的单恋多年无果,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彭连虎。脑中存着金庸小说先前的印象,再徜徉于这样全新的故事中,是一种双重的温习,而这双重的回忆最后归结为一点,便是我们那一段或者年轻的朋友正在经历的,轻狂无畏的少年时光。我们在这里种下自己最初的爱情,错过最初的缘份,经历着自己光辉灿烂的荣耀和黯然神伤的挫折,然后从这里走开,永远走进了成年…
作者:艾可乐 | 完本
一号帅哥为你端咖啡,二号帅哥陪你聊天,还有三号帅哥帮你量身定做好漂亮好漂亮的衣服。女王的幸福生活,你想拥有吗?那就请忍受一号帅哥的偶尔神经质,二号帅哥的狡黠笑容,还有最恐怖的三号帅哥为你量身定做的铁人三项般的魔鬼训练。史上最幸运OR最倒霉少女司徒橙,一不小心成为了帅哥们的公主,从此过上了笑容伴泪水齐飞、冷汗与爆笑交织的幸福生活!
作者:折纸蚂蚁 | 完本
我才没有想你 作者:折纸蚂蚁 新文案一 新晋影后白妤被曝高中曾是不良少女,打架抽烟,欺凌同窗,还早恋。 律师发布声明,将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。 谣言千千万,有一条却是真的:白妤和萧穆何当年的恋情,全校皆知,就连严苛的老师都送上祝福,可惜他们却分手了。 七年后再遇,萧穆何把白妤挤到电梯角落,发红的眼睛似乎卷着狂风暴雨:“分开这么多年,你当真没有想过我。” 白妤平静的望着他:“对,要不是那条爆料,我根本就不会想起你。” 陈晨傻在原地, 工作人员高声惊呼,导演立刻喊卡。 坐在导演旁边的唐甜没想到还能事半功倍, 眼里的笑意更浓了。 大家纷纷涌上前看白的伤势, 唐甜也走过去,故作热心关切一番。 浅浅的一到口子,留了很少的血, 但是红红的一道, 就在脸颊上, 拍戏肯定有影响。 陈晨十分忐忑的道歉:“对不起啊,我真的不是故意的。” 白妤相信她, 知道她对自己有敌意,但是留疤这种事情,傻子都不会做。 “让化妆师重画一下吧”白妤说。 白妤想到头一天晚
作者:令狐庸 | 完本
本书系“金庸武侠精彩人物系列”的首卷。与《绝剑惊绝》等续续书不同的是,此书忠实于金作中的老顽童性格,笔笔有宗,维妙维肖,货真价实,决不瞒天过海欺骗读者。故事说的是,老顽童周伯通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,与一灯大师及老情人瑛姑同回百花谷,旧梦重圆,生得一女,却因贪玩成性,终又离家出走,再入江湖招惹是非。此时“中原五绝”有的已故,有的退隐,老顽童阴差阳错当起武林领袖,于是种种滑稽壮观的戏剧相继上演。他假扮别人,神出鬼没,四处捣乱,令人闻风丧胆而又啼笑皆非;他好武成癖,又创惊世骇俗的滑稽武功“逍遥□法”,不问正邪,逢高手便打;他为老不尊,没大没小,专爱混在青年男女中间;他古道热肠,啥事都管,乱点鸳鸯谱,戏弄有情人,更与风骚魔女杯酒言欢。杨过、小龙女的养子琴思忘被老顽童授以神功,性格上也受其影响,成为名动江湖的“小顽童”,乖戾狠辣,杀人如麻,酷爱女色,屡欠情债。当他血洗少林之时,被杨过以神功制服,并授以挽救武林浩劫之大任。此外,本书对杨过、郭襄、东邪黄药师、昆仑三圣何足道、
作者:简暗 | 完本
《狂沙奇缘》,出书版名为《大漠情殇》大漠儿女恩仇泯,只叹红尘太短暂; 不见天神谁怜悯,却把酒泪梦中散! 狂沙一阵,风一阵, 奇缘一段,恨一段, 又能怎忘?与你的刹那狂欢! 无畏最是潇洒行,无怨当为知己醉; 谁人不过忘川鬼,奈何相逢两不随! 狂沙无痕,风无痕, 奇缘无悔,恨无悔, 还能怎记?与你的誓言成灰!黄沙中隐隐听到些沙哑低沉的声音,是个男人在说话,言语间似有些惋惜、哀叹。 “别硬撑着,我没事!”男人笑了一下,有些苦中作乐的意味。许是遇过风暴,他一身的灰沙,却没顾着自己,只是一个劲儿拨开面前的土堆。终了,一看,原来沙土下掩着一匹白马,像是有段日子没喝水,只留一息尚存。那马儿很忠心,都已经开始抽搐了,却怎样也不肯喝下主人手里最后半袋水。那男人叹了口气,无可奈何地把水袋凑到它嘴边,如对兄弟般呵道,“飞踏,瞧你这脾气,犟得像头驴!快些喝水吧,蠢驴!” 然而飞踏好似听得懂主人的话,眼睛忽地睁开,却只望了主人一眼,随即又闭上,然后彻底地安静下来,四肢也不再抖动…